报名咨询
交通补助查询
特种作业
专业介绍
 汽车维修专业简介
 机电一体化业简介
 中式烹调专业简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解读
职业教育    阅读:2163
 
近几年,国家围绕职业教育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据统计: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一半以上都毕业于职业院校。但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却把读职业院校当做成绩不好的“无奈之举”。此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是从中职、高职和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想办法,试图让就读职业院校成为考生们的“优质选项”。

近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外发布,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

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不容小觑

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开设近10万个专业点,在校生约2686万,中职、高职教育接近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所以此次《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据介绍,《方案》主要从职业院校、参与企业、专业教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特困地区至少建一所符合当地发展的中职学校

为让更多人在接受职业教育中有所发展,《方案》也提出:特困地区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增强社会认可

本次《方案》中还明确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

鼓励企业参与 注重实践培养

《方案》中明确: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当前,国内已有一些大企业开始了办职业教育的尝试。《方案》就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实战”锻炼: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和实践两张皮。《方案》提出: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种资源,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

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需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有好老师才有可能带出好徒弟。要解决以往师资实践能力弱的现状,《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每年调1次专业 每3年修1次教材

当前社会新技术、新工艺等变化较大,要使学校变化密切跟踪市场需求,《方案》提出: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

推进“学分银行” 启动“1+X”证书制度

此外,《方案》也提出,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而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未来也将发生改变,不再唯学历。据了解,从今年开始,部分试点学校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1”是学历证书,也就是中职、高职或者本科,而“X”则是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上篇文章:中职教育 你不能不知的好政策

下篇文章:校园满目生机 迎接学子归来——我校有序开学复课

手机访问本页
信息来源:菏泽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菏泽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收费标准  |   新闻中心  |   技能培训
鲁ICP备14015669号-1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222号